【溫柔生產系列報導】

【溫柔生產系列報導】

資料發佈日期: 2016/12/23

溫柔革命/生產不是生病 把「主權」從醫師手中奪回(點一下可連結至新聞頁面)

溫柔生產不是排拒醫師,它可以在醫院、家裡、助產所,也可以是自然產、剖腹產。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讓孕育成為一場充滿力量的歷程

 【編按】「產婦嘶吼聲、灌腸、冰冷產檯、會陰切開…」一提到生產,這些畫面是不是就在腦海中浮現出來?迎接全新生命的方式,一定得走完這些作業流程(SOP)嗎?是不是有其它不一樣的選擇?

生孩子,雖然有風險,但它不是一種「病」,過度的醫療反而將生產變成恐怖的經驗,有人甚至覺得像「被性侵」,再不敢嚐試生第二胎。

一場最「溫柔」的女性革命,在台灣悄悄展開,一群各領域的媽媽們把生孩子的主導權,由醫師與醫療體系裡奪回,不要讓女性為人母的經驗,是在冰冷、恐懼中展開, 而能成為一家人共同協力、沉浸的「生產派對」,它同時可以是男性的一回「兩性教育」、也可以是孩子初次的「生命教育」。

 

溫柔革命/婦產科女醫師省思:原來那時我接生的產婦那麼沒人權!(點一下可連結至新聞頁面)

當了媽之後才知道生產應該有更多可能性、不該像工廠作業,如今陳鈺萍已成「溫柔生產」代名詞

【編按】陳鈺萍,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擔任馬偕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在孕育2個孩子後,深信對孩子而言,自己就是最稱職的保母,毅然離開醫師工作,擔任全職媽媽長達8年。孩子入學,她亦重返校園,攻讀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在那裡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種下日後共同推動溫柔生產的契機。 

接受傳統婦產科訓練,走的卻是不同的醫師之路,只因為在生產的路上有著疑惑,流程都是教科書上教的,她卻反思生產與哺育下一代不該是「工廠作業」,應該更有深度、有更多情感、更被尊重,成為一名女性蛻變成母親後,最溫柔的記憶。 

 

溫柔革命/醫藥記者的她,曾淪為「流浪產婦」(點一下可連結至新聞頁面)

我想說:溫柔生產沒有固定的格式,不論怎麼生,女人最需要的是知識、尊重和耐心的陪伴。

【編按】邱宜君,台大物理治療所碩士,曾任物理治療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自由時報》醫藥記者、《康健雜誌》資深記者;另一半許博任曾任台灣農村陣線,現任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兩人結婚到生子,都落實自己的價值信仰,喜宴行銷台灣農產,食材全部MIT、還預先請農友種植;生產,也走「自然風」,選擇居家生產。

然而,即便同時具有醫療背景、醫改知識與媒體資訊,居家生產這條路上,也撞得頭破血流,曾被醫療人員視為「異類」、「不理性」,被酸言冷語對待,留下恐佈陰影。所幸,第二胎找到與助產師合作的醫院,在溫馨的氣氛與心情中,全家一起迎接新成員,連同生頭胎的創傷,一併被療癒。

目前投身「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推動工作的她,寫下了二度生產,由血淚到歡笑的經歷與轉變,亦是台灣生產革命道路上,最寫實的縮影。 

 

溫柔革命/給女人一個「好孕」的理由 生產紀錄片12歲下禁看?(點一下可連結至新聞頁面)

生產應該被正面、正常的看待,《祝我好孕》被分為「輔12」級,凸顯電影分級制度荒謬及社會對「生產」扭曲及封閉的態度

【編按】還記得,2008年中國特使陳雲林來台時,拍攝抗議畫面、卻遭警方逮捕,最終,把這段過程拍攝成《公民不服從》紀錄片獲獎無數,控訴當國家機器形同暴力時,請給民眾一個「服從的理由」那名「小平頭女子」嗎?

她是陳育青,那部影片中,即橫跨了她2次生產過程,這次,她與另一位上個月才當母親的獨立影像工作者蘇鈺婷,直接就把鏡頭對準了婦女生產,聯手完成一部溫柔生產紀錄片《祝我好孕》。影片「孕育」了4年,原本寄望由最真實、自然的生命誕生及女性追求生育自主的過程,消除生產予人恐懼、血腥的刻板印象,讓影片重新賦予生產正面力量,成為生產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素材。

不料,該片儘管奪得「2016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卻被文化部援引「對12歲以下兒童的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之虞」,列為「輔12級」,孩童禁看。不僅凸顯影片分級制的荒謬、更反射出社會對「女性生產」隱晦封建的態度,其實正是國內將生產醫療化的根結,也是女性追求自主生產之路的困境。這一次,她們替台灣女性問:請給我一個「好孕」的理由! 

 

溫柔革命/ 衛福部推醫師助產師共照計畫 滿度意99%卻僅有1家在做(點一下可連結至新聞頁面) 

歐洲、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都重用助產師接生,但台灣助產師接生比例僅0.005%全球最低

【編按】許多歐洲國家,助產師是婦女生產最重要的那雙手,台灣的助產教育卻曾經從體系消失10年之久,相關科系關閉,助產人員被摒除在醫院產科編制以外。目前,台灣擁有助產士、助產師執照者逾5萬人,辦理執業登記的助產師僅204人,即便有登記者也多數未執業。造成台灣助產師接生率,全球最低。

在醫療體系中,內外婦兒「四大皆空」喊了多年,其中不確定性極高、嚴重影響生活型態的產科尤為嚴重,2015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資料即顯示,全國婦產科醫師約2600人,做產科接生業務僅800人,要負責目前一年大約20萬左右的新生兒接生;若能將助產師人力與產科融合或接軌,不僅能讓助產師有機會發揮、給產婦多一個選擇,也能補上產科醫師荒的人力缺口。

看似對助產師、醫師及產婦三贏的方向,諷刺的是,2年前衛福部推「雙師共照」友善多元生產計畫,滿意度高達99%,但醫院卻不願投入。助產師在台灣「叫好不叫座」的問題在哪?身為台灣的「稀有動物」的助產師心聲又為何?


相關網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Registration

Register in to your account

Register

Authorization on the site

Sign in to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