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台灣助產學會簡介

 

宗旨

本會以發展助產事業,促進助產教育,研究助產學術,加強國際間助產事業之聯繫,協助政府維護國民教育,並謀求本會會員福利為宗旨。

 

任務

一、提高助產作業水準。

二、研究助產學術及助產教育之發展。

三、研究擴大助產士職員範圍,以配合社會需要。

四、研究建議有關助產法令之修訂。

五、加強國際助產事業之聯繫。

六、協助政府推行公共衛生保健工作,增進國民健康。

七、輔導會員就業,協同同業發展,增進會員福利。

八、舉辦助產通訊,發行助產雜誌。

九、其他有關事項。

  

學會組織

      

創會時代背景、沿革

在民國40-60年間助產士擔任五成以上的接生工作,於孕產婦孕育照護及嬰幼兒保健上擔任相當重大的角色,為維持孕產婦之照護品質及助產專業的水準,乃於民國4948日成立中華民國助產學會,並於民國98429日更名為台灣助產學會。

 

里程碑

一、民國年前6~民國34(1907-1945)分為四期:產婆速成期(1907-1922)、助產教育改進期(1922-1935)、助產教育充實期(1936-1944)、助產教育統一期(1945)1972年前助產的接生數一直是大於產科醫師,但這一年首次產科醫師接生率高於助產士,且兩者間的差距逐年加大。

二、1970-1980年代的高中職業學校裡都還是保有護理與助產合訓的科別,但是台灣在1990年和1991年分別在職校和五專停辦助產教育,於1992年刪除助產士在醫院及衛生所之編制,並在開辦全民健保支出並未納入健保簽約。

三、民國87年及88年恢復助產教育(輔英助產系;國北護護理助產研究所)

四、民9272日立法院將助產士法修正為助產人員法。

五、民100年衛生署於「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範有接生之醫院及診所得編製「護產人員」人力。

 

未來展望

一、讓孕育、生產回歸正常,不過度醫療化。

二、恢復助產師()在醫療院所的編制,以保障助產人員合理的工作權。

三、透過PGY2訓練,提升新進助產人員之服務品質。

四、與婦產科醫師形成孕產婦/新生兒照護合作之團隊,以促使孕產婦及其家庭、產科醫師、助產人員、國家四贏。

 

 

 

 

相關網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Registration

Register in to your account

Register

Authorization on the site

Sign in to your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