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母嬰多元照護研習會第一&第二場次上課連結已寄到報名學員的email
報名11/30第一場次&第二場次的學員,請記得查詢email,是否收到1.請記得先下載Mic ... >> more
生動盟【共照、麥走,邁走:還我友善多元生產方案!】記者會後新聞稿
台灣生產改革行動聯盟 會後新聞稿
【共照、麥走,邁走:還我友善多元生產方案!】記者會
生一個孩子要懷胎九月,衛生福利部的「
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卻只做了六個月就終止?
根據調查,台灣是全世界助產師接生比例最低的國家(約0.05%
,韓國是0.3%),台灣的婦女一直缺乏助產師模式的生產選擇。 在婦女團體多次建言之後, 2014年10月衛生福利部終於提出「 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將助產師納入醫院生產體系。 荒謬的是,試辦計畫僅半年為期,且無疾而終,不僅浪費人民稅金, 也讓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產婦的願景就此跳票!
高滿意度的試辦計畫未能延續,浪費投注資源
每一間參與的醫院可補助2,500,000元,以「共照」
的設計,由醫師及助產師共同照護產婦。在共照的模式中, 由助產師在產前提供諮詢, 生產時進行以產婦及其家人為中心的連續性照護, 提供減痛及呼吸運動等輔助方法,並持續在產後提供諮詢服務, 讓產婦照護更為全面性。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當時曾承諾,若產婦對助產人員接受度、
滿意度都高的話,未來不排除擴及更多醫院, 甚至納入健保給付項目。而根據結案報告, 產婦對於這項新選擇不僅歡迎,也有極高評價,但計畫結束後, 衛福部卻遲遲未推出延續作法,當初參與此計畫的產婦, 甚至未能享受到助產師共照服務,令人錯愕。
參與試辦計畫的醫院中,台中榮總共有102名產婦由醫師及助產士
共同接生,不但降低剖腹率, 產婦對友善多元生產經驗滿意度更高九成以上, 助產師除了提供妊娠期的衛教指導,也提供母乳哺餵、產後運動、 營養、為人父母調適、新生兒生長發育及照護、 性生活回復等之產前衛教指導。
署立桃園醫院的會陰切開率與去年同期減少18.92%,由助產師
接生的38名個案中,母嬰皆未發生生產合併症。83.33%產婦 認為助產師提供的產前諮詢非常有幫助,91.67%的產婦認為待 產時助產師讓她們瞭解自己的產程。並有91.67%的婦女表達非 常願意下一胎再接受助產師與醫師合作照護模式。
署桃醫師呂理政則指出,助產師的指導與支持,
使產婦可以堅持到最後,減少難產,減少剖腹產的機率, 且多一線人力照顧產婦,彌補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 但國內目前缺乏有經驗的助產師,必須重新培養, 且產科健保給付有限,醫院不願意支付助產師薪水, 國內婦產科醫師也缺乏共識,不願積極推動, 建議衛福部逐步增加試辦醫院家數及規模,並邀請專家學者, 參考國外作法,建立國內產婦從產檢到生產, 到產後的完整溫柔友善生產流程。助產師楊志貞則以實務經驗, 建議計畫應延長到二年,提升婦女的產科照護品質。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高美玲表示,雖然計畫僅有半年,但6家醫院
共計143位產婦由助產師接生,且剖腹產率、會陰切開率下降, 母乳哺育率提升,而婦女及家屬對於此照護模式的滿意度均達85% 以上,母嬰兒合併為0%,這些指標都可以證明助產師投入對於婦、 國家、助產師及產科醫師的效益。
她認為,既然政府先以半年期的計畫,要求建立教育訓練計畫、
共照模式、又要讓剛訓練完成的助產師上線進行接生, 卻在制度面剛建立、民眾初嘗助產師照護的甜蜜滋味後, 就讓這制度胎死腹中,根本是浪費這段時間所投入的資源。
檢視試辦計畫施行內容,她發現,被聘僱的助產師,
大多是以護理師兼任助產師的職務,亦須參與該母嬰親善個案管理師 之業務,即便計畫有給予津貼,但人無法一個人全程照護, 未來若要繼續實施,應該規劃全職助產師,並編制至少5人, 因為助產師的照護應該由產前、產時照護到產後的「一條龍」服務, 方能達到持續性照護。
他山之石:丹麥與加拿大的助產士共照方式
丹麥的助產士一直是接生工作的主力。產婦進入待產後,
會有一位助產士專責全程陪伴, 除了定時檢查產婦的身體和胎兒狀況,也從旁協助產婦、 教導陪產的伴侶或家人如何使用產房內的輔具。 直到最後面的分娩期,教導產婦用力的技巧,若醫生出現在產房, 意味著生產出現問題,需要醫療的介入,此時, 生產的照護責任就會被轉移到產科醫師身上。 這些責任的分工與歸屬,在產科的臨床指引都有明確的規範與說明。
加拿大的助產士曾經面臨嚴重斷層,現在重新受到重用。
由助產士負責一般低危險妊娠, 如果產婦有其他的產科併發症或多胞胎則需要轉介給專業的產科醫師 , 通常一位產婦由兩位助產士提供從懷孕期至生產到產後完整且持續性 的照護。
有品質的陪產與助產措施,需要優質的助產人力
許多研究顯示,提出充足的助產人力,
建立以產婦為中心的生產模式,最能達到促進產婦身心健康, 今年五月英國大選,工黨領袖提出增加三千名助產人力的訴求, 以確實產婦一對一的健康照護措施, 成為各政黨健康政策的重要方向。
反觀台灣,目前接生人力以婦產科醫師為主,
醫師與護理界過勞現象已不是新聞,偏遠地區人力不足問題更嚴重, 而面臨跌到谷底的生育率, 政府遲遲無法提出友善婦女生產的改革措施, 該如何善用現有助產師人力, 與每年近三十名助產科系應屆畢業的新血,對台灣婦女來說, 是急需推動的生產政策。
生產是女性成為母親的重要歷程,
也是檢驗一個社會是否尊重母親的重要指標。 台灣近二十年來經過各界的倡議,歷經人性化生產、溫柔生產、 友善生產等不同說法的改革芻議, 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提出生產改革的願景, 建立一個以產婦為中心的生產照護環境, 適當地使用助產資源與科技,支持產婦的需求, 讓她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達到良好的生產效果。
今日政府推行「共照」制度虎頭蛇尾,看不見任何長期規劃,
其他更全面的改革措施更付之闕如。生產改革行動聯盟呼籲: (一) 衛福部信守承諾,擴大辦理共照制度,
並提供實施的醫療院充足的資源,以能充分增加助產人力, 以落實連續性支持的生產照護。
(二) 各政黨候選人,儘速提出多元生產相關的政策綱領,
回應民間對於生產改革的訴求。
在2015年12月12日共照、麥走的記者會上,
部立桃園醫院呂理政醫師表示, 過去婦產科接生著重在接生那一個階段, 我認為應該朝向更進步的全人的照顧前進。 在部立桃園醫院由醫師與助產師所實行的共同生產照顧, 不剃毛不灌腸,也會邀請親近的人一同陪產。 希望未來朝向婦產科醫師著重照顧在高風險的產婦, 而助產師可以協助照護健康的產婦。因為除了生產的安全, 更需要推動有品質的生產。
部立桃園醫院楊志貞助產師表示,
在醫院工作模式是跟婦產科醫師分工,照顧從產前延伸到產後, 對產婦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照顧。目前的困難是人力不足, 僅有兩位助產師輪班,還是會遇到沒有助產師在場的狀況。
支持共照的產婦陳玫儀回憶,3年多前,
在懷孕的前半年是在一般婦產科進行產檢,在那段時間, 整個經驗很緊張,想多問問題,卻擔心耽誤了醫師的時間( 等診人數多、擔心醫生沒飯吃)。 當時在懷孕的最後三個月才進到有共照制度的醫院, 可以用比較完整的時間詢問與討論自己的疑惑, 也接受到從產前到產後連續性的照顧。
有接受共照經驗的林偉亭女士分享,在助產師諮詢的時候,
是從孕婦的家庭生活、運動、飲食、各種產前準備、 母乳哺育皆含括在裡面。 也一再鼓勵父親的角色一同分擔照顧小孩的工作。有助產師的幫助, 得以能安心放心的享受這一趟過程。
生動盟最後呼籲,
希望政府主管單位能夠重視婦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帶來的 良好經驗,持續投入足夠資源改善婦女生產照護的現狀。
新聞聯絡人 高美玲 imeeiling@gmail.com 0934-058-517
陳育青 tudor_tw@yahoo.com 0952-728-993
附加檔案名稱 | |
1212記者會_參與者共同呼籲共照!麥走!(1).png | |
1212記者會_參與者共同呼籲共照!麥走!(2).png | |
1212_部立桃園醫院呂理政醫師發言支持共照制度持續進行.png | |
1212記者會_部立桃園醫院楊志貞助產師表達共照對產婦的全面照顧.png | |
1212記者會_林偉亭女士分享共照帶給他的美好生產經驗.png | |
113年母嬰多元照護研習會第一&第二場次上課連結已寄到報名學員的email
報名11/30第一場次&第二場次的學員,請記得查詢email,是否收到1.請記得先下載Mic ... >> more
好消息!113年母嬰多元照護網路研習會同時報名四場次會員價:1300元/非會員價:2300元 ... >> more
113年母嬰多元照護網路研習會將於11/30 & 12/7 舉辦
113年母嬰多元照護網路研習會將於113.11.30.&113.12.07.舉辦本次研習會為 ... >> more